HOME

 

 

那福忠,知名電子出版專家、網路作家。
   
  當科技新貴踏進新聞媒體
  那福忠 March 24, 2014
 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: frank.na@gmail.com
   

   近半年來,新聞媒體出現了新的氣候,亞馬遜老闆 Jeff Bezos 花 2 億 5000 萬美元購買了華盛頓郵報,eBay 創辦人 Pierre Omidyar 投入同額的資金建構 Intercept 新聞網站,賈伯斯遺孀 Laurene Powell 投資新類媒體 OZY,臉書共同創辦人 Chris Hughes 當了新聞雜誌 New Republic 的老闆。這些有錢的科技新貴,打著矽谷的勝利大旗,踏進了新聞媒體究竟想做什麼,難道是在電腦與網路之餘換個題目試試身手?


(Jeff Bezos 與華盛頓郵報、取自網路)

   華盛頓郵報的「亞馬遜化」,是大家所預期的,最可能的就是把賣書的「推薦」技術用到新聞與廣告,如果讀者對被推薦的內容滿意,被推薦的廣告也能轉換成實質交易,華盛頓郵報就會以資訊科技為根基,成功的轉型。

   Intercept 是出刊不久的新聞網站,從名稱就看出揭密的報導傾向,發刊詞就說現在只是揭發美國國安局全部「故事」的開始,在第一期就報導了兩則美國政府的竊聽事件。

   賈伯斯遺孀 Laurene Powell 投資的 OZY 網站,標新立異,給人不同感受。

   臉書共同創辦人 Chris Hughes,離開臉書之後,用社群網路幫助歐巴馬總統競選成功,沒想到這位網路新秀竟轉向傳統媒體,兩年前只有 28 歲,沒有雜誌編輯與出版的任何經驗,卻接手有一百年歷史的政治雜誌 New Republic,不但自己當發行人,也當總編輯。兩年之後,雜誌越來越厚,出版準時,讓這本搖搖欲墜的雜誌起死回生。

   這些科技達人投入新聞媒體,的確帶來一些新氣象,但能否就此讓新聞媒體脫離困境,成為數位轉型的成功模式?不久以前,著名的華頓 (Wharthon) 商學院幾位教授,從管理與資訊角度,討論科技資金投入新聞統媒體可能的動機與影響。

   如果把新聞媒體視為可以獲利的投資標的,顯然與現實不符,所以排除這種可能。其次是確認新聞媒體的重要,可以捍衛言論自由,伊朗裔的 eBay 創辦人 Pierre Omidyar,對政府竊取個人資料深不以為然,所以投入 2 億 5000 萬美元,從這個角度切入新聞媒體,Intercept 網站僅是開始。

   新聞媒體的價值可能被低估了,如果加上科技的運作,可以加值獲利。這個動機用在亞馬遜與華盛頓郵報的搭配上,應有成功的希望,但用在不恰當的搭配卻難成功。Google已經把我們慣壞了,認為網上內容應該是免費的,加上新聞媒體的網路廣告營收有限,何況數讀者消費新聞大多取自不同來源,不是直接從新聞媒體網站取得。

   另一個可能的動機是藉用新聞媒體的言論推動力,來帶動投資者的發展,或保護投資者的利益。這樣的投資動機就非常可怕,假設 Google 的兩位老闆以這種心態投資新聞媒體,以他們的市場版圖與財力,絕對可以引導、甚至可以製造,他們想讓我們閱讀的內容。

   市場學教授 Pinar Yildirim 分析新聞讀者的心理,第一是為了取得沒有偏頗的資訊,第二是確認新聞媒體的理念與自己相同。第一點很容易理解,第二點就成了讀者選擇媒體的傾向,理念不合,就不再選擇這個媒體。因為媒體的不同理念偏向,才把讀者分開;相反的,因為有不同理念的讀者,才產生不同理念偏向的新聞媒體。

   商業倫理教授 Kevin Werbach 說,新聞媒體從來沒有僅靠自身能力生存過,報紙要與廣告搭配發行,電視要靠娛樂節目搭配播出,現在但這個模式已經破裂。靠政府資助?今天大家對政府都不太信任,所以他提議「莫札特與米開朗基羅」的模式,這兩位大藝術家都是靠善心的有錢人捐助。

   科技新貴踏入新聞媒體,是紓困的救主,還是轉型的動力,華頓學院的教授認為都有可能。科技新貴有足夠的資金,新聞媒體不但可以維持正常營運,也可以做轉型改革的嘗試,這也是靠善心有錢人捐助的模式。

   比資金更重要的是,有機會打破偏執媒體的「回音室」(echo chambers),因為科技的視野寬廣,運用科技思維的內涵,設計新的結構,製造更正確的言論來「告知」大眾。當然,讀者大眾也要開放心胸,願意接受新的新聞媒體,才能相輔相成。

註:善心人士捐助新聞媒體的成功例子:ProPublica

一位三十多年的老報人 Stephen Engelberg,從拿稿小弟做到報紙總編輯,經歷了報業的繁榮與萎縮,他踏進報業是醉心於調查性新聞報導的熱忱,因為調查新聞是報紙的核心價值,但幾十年來大環境的變革,把大家陷於急速求變的幻境,迷失了方位,裁員縮編,再也無力製作花耗人力與時間的調查新聞報導。於是他邀約志向相同的資深編輯與記者,在熱心人士捐助之下,於 2007 成立了 ProRepubica 新聞網,專業調查新聞。發展到今天,與近百家重要新聞媒體協力合作,成為重要的調查新聞資源,並分別在 2010 與 2011 兩次獲普立茲獎。

(參閱本專欄 September 30, 2009「三十年報人回歸原點」與 April 19, 2010「普立茲獎首次頒給線上新聞」)



上一篇  下一篇  索引